去年以來,由于電力需求的持續快速增長,全國不少地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電力短缺現象,國民經濟遇到了嚴重的電力供應缺口較大的“卡脖子”問題。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統計數據表明,2003年在輸變電行業中,僅S11油浸式變壓器銷售收入平均增幅達到30以上,行業利潤總額增幅則達到40以上。
然而,產量的高增長并不意味著有高利潤。由于近兩年來加入S11油浸式變壓器的企業過多,為爭奪市場,企業競相競爭,大打價格戰,使前幾年原本30~40的利潤率已降到目前的5,而且由于鋼材、銅線等原材料價格的持續走高,S11油浸式變壓器并沒有因為市場好了就高枕無憂。“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使志友集團承負著沉重的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壓力。 電力投資迎來熱潮 孟慶堂認為,造成目前嚴重缺電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和前幾年政府有關電力政策不夠科學有關。據他分析,1998年,政府有關部門認為電力建設投資速度過快,沒有批準建設電力項目。在以后的幾年里,全國僅以每年投產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的幅度增長,這種增長幅度明顯不能與快速增長的gdp的需要相符。
為保障國民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解決電力短缺問題,國家及時對電力部門“十五”規劃進行了修改,2004年至2005年每年的新增裝機容量達 2500 萬千瓦,發電量預計仍將繼續保持10~11的高速增長,年均電力建設投資在2400億元左右,投資增幅在40左右,其中電站設備的投資比重約為 50~60。電網設備的投資比重約為30~40。加上國務院批準的投資總額為512億元的13個新電站電廠建設項目,預計將帶動S11油浸式變壓器的每年需求量為 3.6億~4億kva。在國家有關政策的推動下,新一輪的電力投資熱潮已經來臨。由此可以預見,輸變電設備制造企業在未來幾年都將處于滿負荷狀態,呈現產銷兩旺、十分景氣的局面。
四大梯隊群雄逐鹿 據孟慶堂介紹,在1995年之前全國的變壓器企業只有一百多家,而到2003年底全行業已經發展到1000多家。由于進入門檻過低,競爭日趨白熱化,廠家爭相降價,變壓器生產能力已經過剩,多數企業微利甚至虧損,整個行業面臨著“勢力的再組合、市場的再劃分、利益的再分配”的群雄割據局面。 孟慶堂分析認為,“九五”到“十五”期間S11油浸式變壓器形成了四大梯隊:一是abb、阿爾斯通、西門子、伊林、東芝等幾大跨國集團公司,憑借先進的技術、雄厚的資金和品牌優勢,占有了20~30的變壓器市場,而且在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二是保定、西安等變壓器企業近幾年通過多方位技術引進和廣泛吸納高科技人才提升了產品的技術水平和等級,加快了技術創新步伐,擴大規模,加快發展速度,占有了30~40的變壓器市場;三是包括志友集團在內的華鵬、常州、青島、達馳、順德、許繼等廠家,具有一定的技術和制造實力,在局部地區市場占有率較高,但總體市場份額不大;四是不少民營企業由于企業經營機制靈活,沒有非生產性的負擔,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市場整合拉開帷幕 從江西變壓器廠被民營企業銀河科技兼并、許繼集團入駐福州天宇電器公司、保變與韓國曉星集團開展合作、上海變壓器廠與阿爾斯通合資等情況看,孟慶堂認為,S11油浸式變壓器的整合已經拉開了帷幕。隨著各廠家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將來只有20~30家企業可占據大部分變壓器市場。這種市場的再劃分趨勢已越來越明顯,利益的再分配也將隨之而來。能否在“十五”末期進入行業前15~20名決定著企業未來能否獲得更大的發展。據孟慶堂分析,志友集團要進入行業前 15~20名這個陣營,就必須要達到年產量1300萬~1500萬kva,而目前志友集團的生產能力達到1000萬kva已達到極限了,要達到1300 萬~1500萬kva的產量就必須大規模的擴大生產能力,才能保證企業步入良性發展的快車道。
|